欢迎来到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
- 联系我们:+010-82311910
- 传真:010-82311910
- 公司邮箱:yuanheangel@163.com
圆桌对话2:另类资本——企业家的资源投资力量 | 2017全球天使投资论坛
2017-12-18 10:39:31
2017年11月7日,「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创业峰会暨2017全球天使投资论坛」于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圆满落幕,论坛由中共西安市委、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,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、元和资本、清科集团等机构承办。
本篇内容摘编自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。
▼专场主席
吴瑶萱——元和资本创始合伙人、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秘书长
▼专场嘉宾
Ian Sobieski——天使团董事长、天使橡实基金主席、天使投资协会 创始董事会成员
何海洋——强森医疗集团董事长兼CEO
宫蒲玲——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
李翀——点亮资本创始合伙人
张志勇——元航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
吴瑶萱
投资,不仅有资金投入,也有资源投入,因此,我们这场圆桌就来聊聊,在另类投资的发展进程中,企业家的资源投资力量。
过去十年间,「另类投资」(编者注:另类投资,指投资于传统的股票、债券、现金之外的金融和实物资产,如证券化资产、对冲基金、私人股本基金、大宗商品、艺术品等)获得飞速发展,总规模达8000多亿美元。
在中国的另类投资事业中,「私募股权投资」获得较快发展,并成为另类投资中的重要部分。随着「双创」事业蓬勃发展,资本规模的成长速度也很迅速,到2017年,越来越多的企业家、企业认识到现况,开始参与培育创新,孵化产业,以及收购整合活动,从而完善整个产业链。
各位投资人,请以投过的精品案例为例,谈谈作为投资人,会给什么资源去帮助创业公司获得快速成长,在这过程中,又有什么感受?
Ian Sobieski
天使团(Band of Angels)的成员,大多是某家公司的前高管或现任高管,所以都有管理大型团队的经验,我们每次投资的年轻企业,都能得到导师帮助和指导。
我们所投的创业者,平均年龄低于30岁,基本都是首次创业,因此,我们提供的帮助从基础开始,比方说,如何制定公司结构,如何聘请、解雇员工,如何开董事会,如何找律师,如何营销……等等。
当企业家成长到一定阶段后,他们会知道公司需要什么,如何进一步成长,但新生创业者还不知道,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公司里每个人的名字,针对这些情况,导师都会以经验加以指导。
并且,我们也提供额外价值,现在风险投资界有种新的商业模式,其目的并非为盈利。例如,有的风险投资机构和IBM合作,深度参与到每笔交易之中,但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司、产业的情况,促成交易,并且发展潜在客户,发展出更多的合作机会。
何海洋
我讲讲调动资源时,如何用科技力量促进企业快速进步。
我做医疗健康,公司之前一直在本土成长,现在也开始迈向全国。大家知道,实体经济如果没有科技手段作支撑,对未来的快速壮大是极大的障碍,所以,我也关注硬科技产业中有信息技术的产业。
其实,医疗健康行业里,应有一定科技产业基础,要有应用型产品。我们关注分级诊疗,做全国社区诊所连锁时发现,当规模达到10-20家时,如果没有很好的信息技术作支撑,新型社区连锁模式就很难进行。
2014年我去硅谷考察,回来后,在拓展线下业务的同时,我们开始注意,怎样让企业在较小规模的基础上快速增长,我们认为,信息技术手段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特别大。
大家知道,中国医疗环境下,面对同样疾病,不同的医生开出的处方也不同,对西医来说,标准化很难进行。
我们在想,怎样用标准化手段,辅助医生更好地给药、诊断。特别是基层,老百姓没有足够的信任,如何让大家觉得,在不同店里能得到同样准确的结果,从而降低连锁店对医生的依赖度。
我们很高兴投到一个公司,从事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临床诊断业务,以科技的力量,将临床诊断推向标准化。当患者向医生描述症状时,比方咳嗽三天,发烧两天,系统会列出相关疾病,帮助医生判断病情。例如,当医生无法判断是上呼吸道感染,还是扁桃体炎时,系统可以给出建议,做什么检查能区别二者。
资源开发出来后,会减少诊所对医生的依赖,并建立辅助决策系统,使医生作出更准确的诊断,如此一来,能有效减少临床风险,获得标准化结构。
宫蒲玲
今天,讲讲投资过案例中,最令我骄傲、自豪的。它叫诺瓦电子,可说是高新区内每年纳税额最高的企业,足以说明其发展状况。
我最深的感受是:作为投资人,一定得有情怀和使命感,这是这份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。
诺瓦的创业团队很年轻,我特别喜欢,他们有激情,有活力,善于思考问题,并且具有与众不同的进取精神和奋斗意识。作为高新风投,我们对于投资的重要定位之一,就是希望抓住高新区的龙头项目和成长性快的项目,帮助其尽快成长。
第一次接触时,互相并不了解,他也明确表示不融资。我觉得,毕竟是高新区的企业,首先要影响和关爱他们,用使命感和情怀去帮助他。
当时,他们遇到很多问题,我们主动帮助解决,又接触了一段时间,他们对我说,确实不想融资,但特别想让西高投伴随公司成长,参与公司管理,因为我们太需要你了。于是,我们成了其唯一一个投资方,投资金额也比较重。
诺瓦技术创新能力相当强,凡大型活动能看到的LED屏控制系统,都由他们制作,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%。但是,他们也有短板,在战略管理层面,如公司下一步如何进行资本运作等,团队不愿花精力做,觉得浪费时间。
于是,我们就全方位地帮忙解决问题,基本上每月都交流,发现公司在战略定位上确实不够清晰,就去进一步深度沟通、引导其战略布局。令我欣慰的是,他们非常听得进建议,每次都认真记录,并开会落实,外围的事,我们也通过各方面协调解决。
后来,企业发展非常快,我们投的时候,当时收入是1个多亿,利润也就1000来万,2017年底接近10亿,净利润近2亿。
作为投资人,给企业投的不仅是钱,而有些企业缺的,也不仅是钱,更是钱后面的资源、思想和情感。
媒体曾采访公司合伙人,问为什么接受我们投资,他说:西高投的资金带着情感,和别人不一样。我们也按照这样的文化和思路引导团队,要做「带着温度的资本」。
李翀
我们做早期天使投资。大家知道,从创业的种子发芽,到它最后上市IPO,或被并购,最起码得7-8年,对投资机构来说,或对于人生来说,这个周期都相当漫长。
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或机构,一定要有思想,对该产业的深入理解和观点表达,要早于其他投资人大概5-8年,这样投资才能赶在前头。等技术火了,或大家都开始关注,你才去看或者投,这就不能叫「天使投资」了,可能是A、B轮。
我们对早期团队的另一处资源帮助,就是预判领域发展和风险点。举个例子,我从2012年起关注比特币,当时内部做调研认为:去中心化的价值传递体系是比特币的核心,是一套有价值的技术平台,也可称为与论坛相关的「硬科技」。当时,我们没有投比特币交易,而去寻找底层算法平台公司,用两年时间,才投了一个比特币领域的公司。
再说一个,这两年ICO比较火,有些区块链领域的公司想做,但探讨时,我们劝他们,一切以圈钱为目的的ICO,一定会被国家扑灭,事实也证明判断是正确的。
还有,早期团队必定要经历一个「死亡之谷」,这里包含方方面面不可预见的因素。作为投资方,应当为早期团队提供多方面的资源与帮助,比方说人才引入,团队改造,商业模式重构等。
张志勇
我做早期投资差不多12年了。客观地说,企业能成功,最大功劳要归功于创业者,投资人会起一定作用,但不是充分必要,只是充分条件而已。
和创业者合作时,我们有3个原则。
- 第一,坚决不替创业者做任何决策。
- 第二,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关系,要像司机和GPS,方向盘在创业者手上。
作为GPS,我可以导航,你可以不听,但是创业者一定要有吸收、鉴别的学习能力,知道怎么吸收别人的建议为己所用。
- 第三,作为早期投资人,我们的角色是「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」。
每个创业者,尤其是CEO,他们早期创业的路很孤独,要战胜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绝望时不可能跟员工、家人讲,更不可能跟合伙人讲。此时,作为天使投资人,要站在背后,给他精神力量。
我投过一个创业者,每次在外讲时都会感谢我,不仅仅因为钱,而是我最早认可他,这对他的支撑作用更大。当然,每个企业情况不同,投资人给到的支撑和帮助也不一样。
对初创企业的CEO来说,在资金之外,投资者还能带来更多价值。很多CEO并非连续创业者,初次创业可能会走上弯路,那么,投资人从失败案例中总结出的经验,尤其是什么样的事可能导致死亡、失败的教训,对创业者很有价值。
在企业融资进程中,有两个环节,我们会尤其注意:
- 首先,企业拿到融资时,我会关注三个月,在此阶段,企业往往会认为,拿到钱就是取得阶段性胜利,从而被冲昏头脑而盲目扩张。
事实上,在早期商业模式未完全被验证时,盲目扩张,会很快地消耗掉来之不易的融资,对企业来讲非常可怕。很多企业往往不是因为方向、团队不对,而是没有最后试错的粮食,也就错过了机会。在企业出现冒进或盲目趋势时,我们会帮他们把握一下节奏。
- 其次,企业高速成长起来后,如何辅导一个CEO,帮助他成为合格的管理者。
很多创业者,尤其是年轻人,管理经验确实不多,无论情商,还是处理公司内务的技巧,都会有欠缺。作为投资人,我们会把遇到过的问题跟他分享,并引导、启发他思考。如果我们强迫他们承认这样不对,告诉他们应该怎样,即便做了,他对「为什么」的认知也远不够。
经验丰富的投资人,能给创业企业带来比较多的资源。无论人脉、企业资源,只要投资人有,都会无私贡献给创业者。
吴瑶萱
作为一支母基金,元和资本在走访投资机构的过程中,发现大部分投资机构都把硬科技,包括科技创新列为未来的重要投资领域。对于硬科技领域,各位有哪些投资逻辑可以分享?
张志勇
首先,为什么大家现在关注所谓「硬科技」,「深科技」,「黑科技」?这是有历史背景的。
2000年至2015年,15年间,中国的科技、创业快速发展,其旋律和主题离不开两个关键词:流量和垄断。
我们要把消费互联网的经验输送向全球,在这过程里,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已不多,原因很简单——流量被高度垄断,高度消费。
其次,所有能成长壮大的商业机会统统消失。从最早的门户,到最后的垂直电商,社交,团购,每一波浪潮最后的本质,都是流量变现。
巨头垄断流量后,对缺乏人力和资源的创业者来说,现有市场格局里的机会很少,实际上是在别人牙缝里讨生存,想异军突起很困难,除非你更有颠覆性,对消费互联网产生影响。
比如说当年的Google,它买了做安卓的小团队,因为Google认为,从PC往移动互联网发展,手机是关键,操作系统则更关键。
创业者的下一波机会,来自技术驱动的创业。尽管「技术驱动」听起来很抽象,但它和中国经济现况有关,传统的实体经济处于疲软态势下,想要提振很难,要靠提升效率和扩大需求,但我们的服务质量还不够,而技术创业,能够更好地结合实体经济,给实体经济赋能,这是大家关注技术的主要原因。
同时,创业门槛被显著提高,把一批不合适的创业者挡在门外,从这个角度来讲,工科的学生迎来了好机会。原先,一个没有接受过良好大学教育的创业者,哪怕做个个人网站也能赚钱,但现在,如果没有受过非常好的训练,不可能去做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。
并且,大量需求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C端移动到B端,创业者也相应地做起这方面,这基本都要靠技术去改进,或者说去赋能。
对我们机构而言,从2015年起,整个投资策略基本围绕着智能、医疗科技、航天,包括所谓的工业4.0几个领域,我们认为,这波浪潮持续5-10年没问题。
李翀
在人工智能领域,我们投了将近10家左右的项目。
为什么投,和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深入思考和判断力有关。有的团队创业,抱着「独门秘笈」索要高价,我认为,与其这样,不如思考项目在行业里的地位和市场应用前景。如果具备很好的应用前景,不用来找我,我都上门找你了,无论你是谁,你在哪。
前年,在拉斯维加斯看到个和触觉相关的硬科技项目,其灵敏度是人类触觉的百倍。看到后,我一路从拉斯维加斯跟到洛杉矶,直到签约才回国。它满足了我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判断:目前,有了视觉,有了听觉,唯独没有触觉。
对我来说,碰到符合判断的项目,会一路跟着,就要投到它。
宫蒲玲
作为硬科技领域的企业,其实非常不易。「硬科技」实际上仅是一个科技概念,它怎么转化成硬产品、硬产业,每一步都需要支撑,也极为艰辛。
- 其一,发展「硬企业」,一定得有非常好的「软环境」。
帮助硬技术企业成长,需要政府、投资人、各路金融机构的支援,对创业者来说,除了他手里的硬技术,一切都是陌生的。
前年,我们西高投旗下成立了专门服务企业的平台,叫做高新区金融服务平台,也叫金服时空,为硬科技创业者提供各类免费培训,引导他们从企业家角度思考,如何管理企业,规划财务等,最后对办企业有非常清晰的理解和认识。
在平台上,我们还成立了陕西创投联盟,把所有投资机构、金融机构、中介机构绑定,为企业提供线上下的一站式服务。
- 其二,要跟企业家交朋友,只有彼此信任,他们才会吐露公司的真实情况,暴露出问题,我们也才有机会慢慢影响他。
可以说,西安的硬科技企业很多,特别是高新区,称得上硬科技聚集地,但真正能够转换为上规模的产业的不多。
很多硬科技创业者都是工程师、科学家,对于他们而言,转换为企业家和管理者,不仅是角色的转变,更是观念的转变,思维上,也要从技术思维转变为市场思维。
此外,他们来自实验室,但带着实验室格局去思考企业问题、产业问题,还远不够。这些硬科技创业者,永远专注于自己的技术,甚至将其当做生命,又不舍得让别人投资,生怕丢掉控制权。
因此,投资者需要跟创业者进行深度沟通交流,基于信任,他们才能够接纳你的观点。特别是硬科技企业,其致命问题就是比较固执,只关注技术,所以,你也得有让他非常认可的能力,让他感受到,你能带来极有分量的资源。
何海洋
我从做企业的角度来谈感受。任何一个企业,包括投资人,要做两件事情:价值实现、价格创造,在这过程中,没有自我驱动力很难成功。
投资人选择项目时,其投资理由除了产业本身非常好以外,他还希望在很短时间内变现。如果你能为某个产业提供支撑的应用型产品,这可能是个好机会。
我也是个连续创业者,创业初期,听到很多反对声音,比如基础医疗不赚钱,资产重等等。我觉得,如果所有人都带着否定观点看某件事,可能它本身隐藏机会也特别多,而如果大家都非常看好一件事,那可能已没有机会。
从这角度看,作为创业者,得到的融资,也是对创业方向的肯定,不仅收获钱,更收获自我驱动的信心,这太重要了。
我们还成立了产业基金,投与医疗健康产业相关的快速诊断,为临床诊断标准化AI的辅助决策系统等,希望从企业家角度,专注在一件事上,做出生态链。从我的角度来讲,看到有应用基础的科技产业,会希望助其快速实现变现。
论坛的意义,不仅止于落幕,它应成为知识与观念传播的起点。
作为一家长期关注国内外天使投资趋势的研究机构,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将持续发布行业「新鲜事儿」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「yuanhets」,告诉我们你的想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