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

  • 联系我们:+010-82311910
  • 传真:010-82311910
  • 公司邮箱:yuanheangel@163.com
  • 工作时间:周1~5 09:00 - 18:00
   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9号富尔大厦2203室

陈禹杉: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10大突破性新兴技术解读 | 2017全球天使投资论坛

2017-12-18 10:47:36

2017年11月7日,「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创业峰会暨2017全球天使投资论坛」于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圆满落幕,论坛由中共西安市委、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,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、元和资本、清科集团等机构承办。

论坛邀请到风险投资行业各环节的从业者——资深学者、全产业链投资人、成熟企业家,此次,他们将最前沿的见解和思考,带上2017全球天使投资论坛的舞台。

我们希望,论坛的意义,不仅止于落幕,它应当成为知识与观念传播的起点。因此,「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」将持续整理、发布论坛内容,敬请期待!


【主题演讲】

《麻省理工评论》

2017年十大突破性技术

「太长不看」精简版,这十大突破性技术是——

1、强化学习(Reinforcement Learning)

2、自动驾驶货车(Self-Driving Trucks)

3、太阳能热光伏电池(Hot Solar Cells)

4、刷脸支付(Paying with Your Face)

5、360度自拍(The 360-Degree Selfie)

6、实用型量子计算机(Practical Quantum Computers)

7、基因疗法2.0(Gene Therapy 2.0)

8、细胞图谱(The Cell Atlas)

9、治愈瘫痪(Reversing Paralysis)

10、僵尸物联网(Botnets of Things)

▼ 正文


每年,麻省理工学院都会评出十大突破性技术,评选的原则之一,就是「硬科技+硬产业」,这一榜单从2001年开始发展,已连续16年,现在,人们会把它看作当年科技创新的风向标。

举个例子,2013年时,十大突破性技术里就包括了「深度学习」,当时,它只是理论,模型也才刚建立起来,还没有真正像现在一样蓬勃发展。直到今年,这一技术才进入爆发期。

对于一项技术而言,它不仅要在科技层面有创新性、突破性,在被研发出来后,它还必须具有非常强的商业应用价值,才有资格入选当年的突破性技术备选名单。

下面,我来逐个解读这十大突破性新兴技术。

1、强化学习(Reinforcement Learning)

强化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方法,能使计算机在没有明确指导的情况下,像人一样自主学习,这项技术的成熟期在1-2年左右。

谈到强化学习,补充个背景知识:100年前,著名心理学家Edward Lee Thorndike提出了迷箱实验,奠定了强化学习的理论基础。至1951年,麻省理工的教授模拟迷箱实验,开发出第一台人工智能机器,原理是让小老鼠不断学习,以逃脱迷宫。

强化学习,可以让机器很快领会并掌握之前不具备的技能,不再局限于仅能识别字符,或者特殊图像的特定点。它的诞生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意义,假如机器不能够自助通过环境经验磨练技能,自动驾驶汽车,以及其他自动化领域的进展速度将受到极大限制。

目前,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在研究这项技术,国内如科大讯飞、阿里巴巴、百度、微软亚洲研究院;国外有Google、Uber等。

2、自动驾驶货车(Self-Driving Trucks)

自动驾驶货车,是可以在高速路上自动驾驶的长途货车,它的发展,可以帮助货车司机更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,这一技术的成熟期在5-10年。

但与此同时,普遍的共识认为,自动化技术的发展,对人类也有其威胁性。从事货物运营的成本很高,大约30%-40%的费用要拿来支付货车司机的人工费,一旦技术成熟,这一岗位的薪酬可能会因此下降,导致货车司机群体失业,带来比较大的社会动荡。

乍一看,自动驾驶货车与自动驾驶汽车好像没区别,其实不然,这一技术不是自动驾驶汽车的「加长版」,它在经济上的合理性会非常重要和突出。好几台自动驾驶货车在高速上行驶时,可以减少油耗,更有效,更快地递送货物。

3、太阳能热光伏电池(Hot Solar Cells)

大家可能觉得这项技术很耳熟,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比较多的「太阳能电池」了,但这个稍微有些不同,这是一种可以让太阳能电池效率翻倍的技术,有可能催生出在日落之后,依然可以工作的廉价太阳能发电技术,这项技术的成熟期是10-15年。

现在,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,已开发出一种新的太阳能设备,利用工程创新与最新的材料科学相结合,捕捉更多的太阳能光。它的大概原理是:将太阳能变成热能,再将热能变成光能,转化后的光能,可以在太阳能可吸收的全部光谱之内,效率非常高。其技术核心,是装置上叫做「吸收辐射器」的黑色小板,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解释,就像是在太阳能板上放了一个光的「漏斗」。

当然,该技术也有一定弊端,因为很多部件目前仅能在实验室状态下运行,但是,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它的经济性也会进一步提高。

4、刷脸支付(Paying with Your Face)

这是MIT十大突破性技术颁布16年来,首次为中国「定制」的技术,它提供了一种安全并方便的支付方式。目前,研究它的主要都是国内企业,如阿里巴巴、百度、旷视Face++。

事实上,刷脸支付,或者单说支付这项技术,在国外并不很普及,很多涉及到隐私问题。但在中国发展这项技术,有比较好的先天条件——我们有非常好的数据系统,包括身份证系统、公民的数据系统,这项技术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有促进作用。

5、360度自拍(The 360-Degree Selfie)

360度自拍,是和消费者相关的技术。消费级的360度全景相机,能够更真实地还原事件和场景,改变人们分享故事的方式。这项技术的入选,对于线上教育,包括娱乐、旅游领域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。

它最早的提出者,是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,他去野外进行实地拍摄和研究时,使用了一台360度自拍机器,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线观看他的研究过程。

目前有的两种全景拍摄技术,都有很大限制,比如说需要多个相机拼接等,成本也很高,可能要十几万。而新开发出的360度消费级摄像设备,一台只需500美金,将使用门槛大大降低。

6、实用型量子计算机(Practical Quantum Computers)

这项技术的突破是制造出稳定的量子比特(比特是传统计算机中的信息单位,而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机的信息单位),其成熟期在4-5年。

在运行人工智能程序,以及处理复杂的模拟和规划问题时,量子计算机的速度,可能是传统计算机的指数倍,甚至能制造出无法破解的密码,它尤其适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。

前两天一个科技大会上,人工智能专家用一个找到最短路径的例子,来说明量子计算机、传统计算机之间的区别:传统计算机需要一条一条走,走完后相互比较时间,得出最短值,而量子计算机同时走100条路,瞬间就能得出结论。

7、基因疗法2.0(Gene Therapy 2.0)

「基因疗法」的说法,很早就出现了。称之为2.0的原因是,美国、欧洲市场已开始陆续批准一些基因疗法。我们知道,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单个基因突变而导致,新型的基因疗法,能够彻底治愈这些疾病。

研究人员一直在追求这个梦想,前景看起来确实美好,但是,目前带来的失望要远大于希望。早期,这项技术经历过失败,原因是递送机制,因为新的遗传物质,以及将其携带至细胞的病毒载体往往会定位到一些错误的基因,而不是真正存在疾病或缺陷的基因,一旦定位错误,会引发免疫性反应,甚至是内脏衰竭。

现在,关键的技术难题差不多已解决,我们有了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,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更高效的病毒载体,将相关的功能基因转运到正确的目标细胞内。

8、细胞图谱(The Cell Atlas)

细胞图谱,也可以叫「人体细胞地图」,是人类体中各种细胞类型的完全目录。这项技术的最终目的,是将人体内的细胞进行归类和分析,它的成熟期在5年左右。

目前,担任这项任务的,是来自美国、英国、瑞典的科学家们,他们会以类似邮政编码的形式表现出来,建立全新的、精确的人类生理模型,将有机会加速新药的研发与试验。

9、治愈瘫痪(Reversing Paralysis)

这项技术以前出现过,1998年,就有科学家在病人脑内植入探针,实现对鼠标的控制。随着技术、芯片的发展,治愈瘫痪的技术越来越成熟,预计其成熟期在10-15年。

它的技术突破,在于无线脑-体电子元件可绕过损伤的神经系统,控制身体部位,实现运动。对于全球数百万被瘫痪折磨的患者,技术的发展,能够帮他们解除部分困扰。

10、僵尸物联网(Botnets of Things)

应该说,最后一项,并不是一个「好」技术,它其实是互联网上的病毒,完全是一个具有负面效应和极大破坏性的新兴技术。它是可以感染并控制摄像头、监视器以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恶意软件,可造成大规模的网络瘫痪。

它之所以入选榜单,是因为,基于这种恶意软件的僵尸网络,它对互联网的破坏能力将越来越强大,也越来越难以阻止,我们却缺乏有效的对抗手段。据统计,截止2016年,全世界介入互联网的设备数约有174亿台,它们很容易被侵入。去年,美国遭遇过一场大型黑客攻击,导致很多基础服务器瘫痪,包括推特等,正是由于该技术引发。


2017年中,我们在北京做了榜单首发,发布当天,全网流量达到3000万左右。目前,不仅专业人士,所有民众都开始对前沿技术,尤其是可产业化的前沿技术投以关注。作为新的科技媒体,我们非常乐意,希望能在科研、产业、民众之间担当传播媒介,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。